【高职单招报考季】机电工程学院招生专业详解
  • 发布人:Zjkzy5
  • 时间:2025-04-03
  • 点击:326
  • 来源:

111.png

 院系概况 ▼  

机电工程学院是响应“以专业建群、以群建学院”政策,紧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而成立的二级学院。学院立足张家口,面向河北,辐射京津晋蒙,以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提升二级学院办学实力。

学院围绕冰雪、可再生能源、现代制造三大区域主导产业,建设冰雪装备制造与运维、新能源装备技术2个专业群,涵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7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国家财政重点支持项目“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专业。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科学研究特色。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7%。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博士1人,硕士40人。同时,河北省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5人次,河北省技术能手1人,河北省电子信息行业技术能手3人,具有高级技师、技师资格10人,河北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服务59人次。此外,聘请“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行业一流企业的10余名兼职教师任教,形成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保证学院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

图片

学院现有集科研、教学、实训为一体的机加工实训中心、电气技术实训中心、智能机器人实训中心、创新设计与3D打印实训中心、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室、控制技术仿真实训室、智能硬件实训室等23个校内实训中心及专业实训室。其中,机加工实训中心入选省级遴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装备制造业实训基地,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实践教学场地达2800余平方米,为校内各项技能实训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在建在线精品课程7门。师生团队连续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河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近三年,学院师生在各类省级及以上竞赛共获奖15项,其中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

学院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领域重大改革发展,先后承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教学质量诊改、1+X证书试点等多项重大教改项目。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获批2项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项省级科普基地。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政企研合作,与区域优质企业合作,成立氢能产业学院,与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2个专业与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人才共育、学历晋升、科技共研等方面深度合作。

面向未来,机电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修德砺能、知行合一”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的把学院打造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研发服务基地,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图片

   2025年单招专业介绍  ▼  

一、风力发电工程技术(考试二类)

专业概况: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里的新能源发电工程类。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电气、测控、机械基本知识,具备风电工程技术应用与研发能力,从事风电场开发与设计、运行与维护、安装与检修、调试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京津冀”城市群,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风资源评估、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电力生产、电气控制及智能电网等知识,具备风电场电力系统和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风力发电运维、风力发电机组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电气控制及PLC、电力系统基础、电机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继电保护技术》、《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风力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风电场规划与设计》、《风电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风电场运行与维护》、《风力发电安全生产及防护》等。

专业拓展课程:新能源概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智能硬件、工业机器人集成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各类电力设备制造及风力发电生产企业,从事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厂家技术员、风力发电场现场管理员、风力发电机组的装配、安装、运行、维护、维修等方面的工作。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与国内数家风电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毕业后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智能机器人技术(考试三类)

专业概况:智能机器人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属于自动化大类里的智能机器人技术类。课程内容选取与构建是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遵循职业能力的养成规律,将基于岗位的工作任务、项目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将创新产业教育及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京津冀”城市群,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电气控制、嵌入式开发、人工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智能机器人装调、智能机器人系统运维、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应用软件二次开发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机器人智能化设备选配与装调、智能机器人本体装调、智能机器人交互技术应用场景搭建、智能机器人集成应用与编程、智能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智能机器人应用信息安全管理、相关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电工基础、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可编程控制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智能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与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协作机器人技术应用》《智能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高级编程语言(C++)》等。

专业拓展课程: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智能制造生产管理与控制、智能硬件技术、工业机器人集成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智能硬件装调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等职业,智能机器人传感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自主移动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与国内数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毕业后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

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考试三类)

专业概况: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就是以机械制造技术与工艺为基础,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将机械制造设备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先进的制造系统,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FMS(柔性制造系统),最终形成CIMS(大规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机械制造自动化终极目标就是实现智能制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京津冀,辐射晋蒙豫等地,服务于制造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知识,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加工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和加工质量检测与工艺分析能力、机电设备安装维修及销售、具备一定的工程计算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机械CAD/CAM应用、工夹具选型与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等。

专业拓展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三坐标智能测量技术、机制专业英语、安全法规与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机电装备制造业,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与现场实施,机械加工与检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CAD/CAM技术运用、生产现场管理等岗位工作。

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考试三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机械行业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操作维护、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产品的三维数字化建模、二维工程图创建、产品扫描与数据处理、增材制造设备操作等能力,面向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领域,从事产品数字化正向、逆向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增材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具备匠人技艺和创客本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机械识图与计算机绘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智能制造导论、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产品数字化制造工艺设计、生产线数字化仿真技术、产品逆向设计、数控编程仿真与零件加工数字化生产与管控技术应用、数字化检测技术等。

专业拓展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英语、安全法规与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机械制造领域,如汽车、模具、通用机械等行业,能从事数字化设计、制造、检测及科技开发,能从事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五、机电一体化技术(考试三类)

专业概况: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液压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各个生产行业与服务行业的智能化与高效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属自动化大类,该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方向,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技术标准、结合技能大赛,贯彻“职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遵循人才培养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构建课程体系,并将创新产业教育及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京津冀,辐射晋蒙豫等地,服务于智能制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机电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故障处理、运行维护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技改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修、改造与升级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等,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机电设备装配与调试、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应用、运动控制技术与应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集成与应用、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等。

专业拓展课程:现代企业车间管理、机电专业英语、C语言及单片机创新设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修、改造与升级等岗位工作。

六、机电一体化技术

(中外合作办学)(考试三类)

专业概况: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我院与俄罗斯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的经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采用“3+0”培养模式,由中俄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项目部分课程引进俄罗斯课程标准、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料并由俄罗斯教师执教授课。学生在我院学习3年,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后,可获得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具印颁发经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学历证书(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与俄罗斯技术大学学习证明。学生毕业后,根据个人意愿,可赴俄罗斯技术大学攻读学士学位,俄罗斯技术大学承认部分专科学习期间的学分,可相应减免两年的本科阶段的学习时间和学分。

图片

俄罗斯技术大学是俄罗斯联邦国家预算高等教育机构,是全球公认的知名大学,是俄罗斯主要的国立技术大学之一,办学层次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学校在莫斯科有7个校区,教育和实验室建筑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现有2.7万名在校生,拥有学位和职称的教师占比达77%,拥有21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技术大学和俄罗斯各大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学生有丰富的实习机会,就业率高达90%。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制三年,主要面向装备制造行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较高的俄语水平,面向通用设备制造及智能制造业,能够从事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销售和技术支持、技改、维修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从事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修、改造与升级等岗位工作。

七、电气自动化技术(考试三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电工、电子、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电机驱动与调速、自动控制、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电气、电力及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运维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调试与运维、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供配电系统的调试与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电工基础、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人工智能导论、电子技术、电气制图、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电机与电气控制、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自动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应用、工厂供配电、工业网络与组态技术、电机调速技术等。

专业拓展课程:智能硬件应用开发技术、创新创业教育、产品生产工艺、企业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生产及电力生产企业,可从事电气、电力设备、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维、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岗位技能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