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思政课程改革 做好“立德树人”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以来学院推进思政课建设纪实
  • 发布人:Zjkzy5
  • 时间:2024-03-19
  • 点击:0
  • 来源: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方向。

五年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寻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路径,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5月5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学院思政课程改革建设迈上新台阶。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党建与教学科研业务融合,形成“党建引领,融合发展,创新共赢,人才共育”育人格局,近年来先后四次获得“张家口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在扎实推动思政课程高质量发展中取得较大成效。

微信图片_20240325164230.png

坚持“同上一门思政课”,让思政课建设有高度

“要守牢政治建设根本,争做‘两个维护’标杆;要追求质量注重特色,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要坚持人才发展战略,打造德才兼备教师队伍;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综合实力。”2021年5月,隆重的成立大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定位得到明确,也进一步为我院思政课程改革建设划出了重点。
为压紧压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学院党委制定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实施方案,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由学院党委书记和主管领导牵头抓思政课的机制。党委先后下发《中共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要求》等文件以及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3年版)》《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任务清单,优化评价考核及奖励机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为把脉思政课建设工作关键问题,学院党委书记每年定期赴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围绕思政课教学改革、人才引进、队伍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现场解决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和思政课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建立院、系部二级听课制度,全体学院领导每学期至少听1次思政课,做到“同上一门思政课”,全院上下协同发力的育人大格局逐步完善。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队伍培养有力度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引进具有硕士学位各层次人才10人,全部为年龄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学院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符合教育部1:350师生比要求,为开展好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充足师资保障。

微信图片_20240325164045.png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之间找到了实现共同进步的“正确相处方式”,一方面是发扬“以老带新”传帮带的好传统,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集中听评课,定期组织思政公开课、教学比赛等方式,全面提升了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另一方面是形成青年教师之间“互相欣赏、彼此成就”的好氛围,定期组织的“马院有约”青年教师座谈会,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共同探讨学术研究、思政课教学、工作生活体会的交流平台,形成了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马院氛围。

微信图片_20240325164332.png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多批次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暨专题培训会、教育部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平台线上集体备课培训等多层次培训活动;参加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联合组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以及福建农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组织的各类型暑期研修活动;开展诵读经典、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走进德胜村等多样化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知识素养。

多年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以获得“河北省第三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大赛三等奖”的陈军娟、宋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宋辉、刘小霞、岳丽芳等顺利获评“双师型”教师,团队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努力打造“金课”,让思政教学内容有深度
为逐步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学院先后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必修课程,同时开设了以“五史”为主要内容的“中共党史专题”“改革开放与新时代”“建党百年英模谱”等选择性必修课。

在此基础上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专题化、信息化、规范化、多元化改革,着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如学院特色打造的“专题式问题链教学”思政课堂,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探索出“概论课一本通教学”“德法课学生局部翻转教学”“形策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形式,极大提高了课堂互动效率。

微信图片_20240325164048.png

微信图片_20240325164050.png

微信图片_20240325164053.png

每年的秋季新学期是大批新生首次迈入大学校园的重要时刻。2021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院宣传部门合作,把新生思政“第一课”新学期搬进社科普及基地,一张张历史照片、一段段史实记录组成的“百年红色印记”主题展览让大家对党史有了更生动、直观的印象,受到了历届新生的一致好评。

微信图片_20240325164056.png

课程好不好,学生说了算。“你心目中最好的思政课应该怎么讲?你更想在思政课堂上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多场次组织来自全校不同学院、专业、年级学生参加的师生座谈会,就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考核等诸多环节分析研判不足,研讨改进措施。此外,为增强学生满意度、获得感,从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校选取“概论”“德法”两门课程多个课堂,试点发放课程问卷,收集学情信息,为增强教学针对性提供了数据支撑。
“融入社会大课堂”,让思政育人有广度

社会生活是“大思政课”最丰富和最鲜活的资源。为让学生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思政教育,2021年建党百年华诞之际,学院启动“我听亲人讲‘四史’”系列活动,近千名青年学生回到家乡,聆听亲人讲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生动故事。

微信图片_20240325164101.png

2022年暑假,要返乡的学院大二学生,接到了一份特殊的思政课“暑假作业”——通过短视频形式记录讲述新时代十年故乡的巨大变化。“我的家乡石家庄”“我从邯郸来”……开学后,同学们分享的一段段带着“家乡味儿”的鲜活素材,拼凑出一幅十年来我国社会进步的大图景。

微信图片_20240325164104.png

为让思政课走出校门,全体思政课教师注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服务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冬奥会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弘扬奥运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冬奥思政大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院教师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解读党和国家抗疫政策,宣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正确引领社会舆论;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学院10名骨干教师承担了部分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宣讲任务,全方位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思政队伍的担当与作为。

五年来,学院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深入,思政课“立德树人”效果逐渐显现,思政课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重大比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在河北省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我院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创意作品《剪纸设计:河北省人文历史的金色名片——三个走来》获得红色筑梦赛道金奖,该项目同时成为学校众创空间第一批签约入驻项目;在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的河北省高校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中,我院学生获三等奖一项;在河北省教育厅举办的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中,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选送的两项作品《坚定文化自信》和《学习百年党史,感悟中国精神》均获三等奖;在河北省第二十届高校思想政治创新案例比赛中,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选送的案例《红色基因铸匠魂,思政实践谱新篇》获得三等奖。

微信图片_2024032516410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