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Zjkzy5
- 时间:2024-01-08
- 点击:0
- 来源:
四年磨一剑,一剑破长空!
2023年5月,我院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共建共享的智能建造技术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正式启用。2023年12月,该基地入选2023年度河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三十佳”名单。
从联合举办技能大赛促教促学,到携手拓展社会服务,再到合作共建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教学团队,4年来,我院与广联达校企双方合作层次持续提升,合作空间不断拓展,合作实效不断增强。占地2000多平米、累计投资2200万余元、处于京津冀地区职业院校领先地位的“智能建造技术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成为双方深度合作的最好见证。
精准培养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而职业教育行内流行着一句检验专业设置改革的“金标准”,即“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说得就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这也是张职院与广联达联合建设“智能建造技术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初衷。
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这不仅意味着新技术的应用,更代表着建筑行业正在向更高效、环保、安全方向的转变,需要加强智能建造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
“建筑行业更新换代,已经从过去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转型为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且更加智能的行业形态。而我们的学生能在在校学习期间,通过这个实训基地,就能了解到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科学的教学实训实践,掌握核心新技术,那我们培养出的就是符合行业发展未来需求的人才。”我院土木工程系党总支书记、主任郭增介绍。依托智能建造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思路,土木工程系相关专业就业率持续保持98%以上,中铁、中建、中交路桥等领域头部单位成为专业群毕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
广联达副总裁钱锋表示,广联达与我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对于共同培养能够掌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又能适应建筑产业变革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型智能建造专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院和广联达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四年前。“我们从2019年开始和广联达接触,2020年学院领导带队赴北京调研,其后广联达方面多次来校接洽。双方的想法越来越契合,合作也越做越大,事儿就给办成了。”面对如今的成绩,郭增表现振奋,“企业合作的诚意非常足,不仅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还在重要师资培训、重点比赛节点派驻人员到校指导,提供具有深度的专业支持。”
这样的合作到底做得有多大?
资金层面,实训基地总计投入2200万余元,其中,广联达先后投入超过500万余元。“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投入如此大规模的金额,对我们来说是全国首例,这也是我司重点扶持和打造的校企合作项目。”广联达数字教育BU院校渠道管理中心华北大区经理李宁介绍。目前,双方以实训基地为依托,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资源库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证书培训、竞赛支持、实习就业推荐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如此规模的合作如何实现校企“两头甜”?
学院方面,实训基地带来的专业性和便利性,让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布局成为可能。“实训基地能让学生切身感受真实的智慧施工全流程,理解相关专业课程的真谛”,土木工程系从事多年专业教学工作的管理教研室主任张博文指出,“基地内智能无人塔吊、智能升降机监测系统、全息台等设备都是按真实比例还原,可以仿真模拟演示,这在实际中的大部分工地也很难接触到。”
目前,基地智慧工地实操区可以开展现场整体认知教学,聚焦“人、机、料、法、环”关键生产要素,进行操作模拟实训;学习区连接全部系统数据,相当于真实项目中的项目部,配置教学场景可容纳50名学生上课;装配式“1+X”考评中心配置制作、吊装、灌浆和解封防水4个工位,完全符合装配式考核标注,可供学生实操练习。土木工程系《装配式建筑施工与管理》《房屋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设计》等课程,以及智能建造专业、装配式“1+X”证书的实训课程全部依托这里开展。
企业方面,基地将企业文化思想和管理制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企业规范等内容融入校园活动,助力公司实现产业布局。“该基地目前已经成为我司全国性标杆基地,陆续接待了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建设管理职业学院、高碑店职教中心等全国十余所兄弟院校前来参观考察、交流学习,助力我们快速扩大智能建造领域市场,培养更多战略性客户。”李宁指出。据统计,实训基地已为区域企业提供各类型培训服务超2300人次,累计创造产值20万余元。
实训基地带来的,是实用、便利、专业,更是硕果与成绩: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于2021年立项为河北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张家口市智慧工地技术创新中心”于2021年认定成为学院第3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土木工程系智能建造技术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通过省教育厅遴选成功立项;同年,“智能建造技术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入选《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23年,我院成为国家数字建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结构力学》《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校企协同打造新模式,高质量育人成果丰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师生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多次在国家、省级技能大赛获奖:2020年获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2021年获南方测绘杯首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大学生虚拟仿真测图大赛团队二等奖1项,河北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数字造价赛项一等奖,河北省建筑施工类专业(装配式方向)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2022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程测量”赛项三等奖1项,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建模及施工赛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23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国赛项三等奖1项,河北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数字造价赛项一等奖1项。
已获得“工程测量”赛项省级奖项3次、国家级奖项2次的2023届工程造价专业学生马秋龙说,“之前我们都是带着传统测绘设备在户外,几个学生轮流练习,条件比较简陋。实训基地内配备的软件设施太方便了,让我们接触到学科和赛项最前沿的核心技术,而且模拟效果也十分精准。”多个比赛项目可直接在实训基地练习,大大提高了师生的获奖能力。不论是从软硬件配备,还是从成果产出来说,该基地已在京津冀地区首屈一指,用马秋龙的话说,“能配备这样的基地,母校真的太酷了!”
目前,双方共同打造的智能建造产业学院已通过省教育厅初审,等待教育部审批。以此为契机,双方将探索更具内核的产教融合模式,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行业企业转型提供人才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