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18-05-27
- 点击:578
- 来源:
按照学院整体工作要求,5月23日至25日,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树敏带队一行5人赴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智能校园信息化建设进行学习考察。
在学习座谈交流会上,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薛安顺致欢迎辞,科技处丁春莉处长介绍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情况,信息中心刘小飞主任重点介绍了校园智能平台使用情况。张书记表示,非常感谢在座各位提供的学习机会、学习平台,共同分享了信息化建设成果和经验,并诚挚邀请在方便的时候到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指导工作。双方就校园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该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
随后,在薛安顺副校长等领导的陪同下,张书记一行实地参观、体验了学校中心机房、监控中心及校容校貌。
该校党政办主任王玉、组织统战部长穆海平、学工部部长王满良等出席上述活动。
此次考察目的明确,主题突出,准备充分,安排紧凑,成效明显,达到了预期目的。考察组成员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之行,大家感触颇深、收获颇丰。
主要收获:
一是统一信息化对口管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预算管理、统一技术服务,成效明显,值得学习借鉴。
二是信息化技术架构比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信息化校园系统产品更接地气、更适合学校业务需求,无论其思路构想还是模式,对我们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启发,可以避免少走弯路,省去摸索的过程。
三是外包服务方式既节省校内资源,又能提供有效信息化服务,这种“私人订制”模式给我们很大启发。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项目工程,是一个跨越空间的校园信息资源的集成,主体是基于网络的信息集成系统,它的核心是要消除信息孤岛,提供有效信息服务。在建设过程中要以“需求牵引、项目驱动”为基础,实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持续改进、快速实现,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学校信息化规划的“三个统一”,即统一运维、统一接口标准和统一门户,进行全校层面的整体规划设计,制定详细的年度分步实施计划,最终达到“五个效果”:基础设施虚拟化、应用系统体系化、资源平台集中化、信息服务个性化和管理保障制度化。建设过程将分为起步、拓展、深化和融合四个阶段,分别在广度和深度上将学校现有的各类信息系统和即将建设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最终实现全校统一服务平台。
(宣传统战处 供稿) (相关链接)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校园信息化建设概述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起步于2017年6月,从早期的基础网络整合、一卡通建设到目前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化应用系统建设,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近2年累计投资信息化项目资金达2000多万元,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
该校信息化建设的负责单位是信息技术中心,信息技术中心现有编制人员8人(其中2个处级领导,6个一般干部,3人负责应用系统规划、开发和协调、2人负责课程资源的制作、2人负责网络等弱电项目的建设和维护、1人负责核心机房服务器及核心网络的运维),负责学校校园网、一卡通、多媒体教室、视频监控以及所有软件和弱电项目的规划设计、技术支持和服务。各个业务部门负责提供需求和使用。实现了信息化资产的统一预算、统一采购、统一技术服务和保障。
(二)技术架构
基础网络实现了多网融合,全校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一卡通网络、视频监控网络、节能监控网络实现了一张网统一管理,建立了绿色校园管理中心,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各个信息化系统。数据中心实现了虚拟化云服务,通过将分散资源池化,按照需求动态分配,各个部门不再单独购置服务器资源。
平台层建立了公众开发平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流程引擎平台、消息中间件平台、移动终端平台和数字门户平台,使得信息化系统建设具有非常大的可扩展性和适应快速业务变更的需求。
应用系统建设覆盖OA办公、教务、学工、人事、科研、后勤保卫、图书管理、迎新离校等各个系统,非常接地气,通过内部打通与一卡通设备、智能控制物联设备、自助终端、移动互联终端的互联,外部对接银行、运营商、物流公司和第三方系统公司的业务接口,给校内师生提供贴身和便民的信息化服务。通过改造传统教室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技术团队
该校将网络、一卡通、视频监控、多媒体教室运维以外包服务方式交由专业的IT公司和勤工助学学生,既解决了校内运维人员不足、服务不到位问题,又培养了学生。通过向软件企业外购软件开发服务,跟专业的公司长期合作,校内团队与外包服务团队深度融合,目前有开发人员80余人,既解决了软件系统的长期服务问题,也提升了校内技术团队的业务水平。
外包服务团队是由本校毕业学生创建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后成立的公司,学校通过扶持创新创业项目的形式将学校部分IT服务外包给该团队。目前外包服务的项目主要有一卡通运维、安防/视频监控、100多间多媒体教室日常维护和校园网络运维,每年投入大概在150万左右,该部分外包团队投入人员20多人。
软件系统的开发、升级和维护通过市场招标的形式进行,外包团队创立的公司通过市场方式参与投标,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予以支持。在系统日常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外购软件需要对接时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数字校园所有软件系统中的数据能够保持一致。目前外包团队开发人员主要通过市场招聘,目前有60余人,校内团队主要由校内相关专业教师参与,个别学生补充,目前有10多人,从业务需求到开发测试包含软件开发的所有过程。我校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市场化运作,合作公司目前提供专职技术员工20余人,负责校园网络建设与维护、基础云服务建设与维护、校园信息化实施与维护,专职服务人员20余人负责服务院校的建设意见收集及信息反馈等工作。